要改善心理健康?多听听有声读物吧
导读:没错,有声读物可以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大声朗读小说和非小说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心理健康。尽管有声书籍的销售量逐年增长,但这种成功也许部分是因为口述故事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吸收了诸多深刻的文化和心理冲动。试一下这个方法,如果效果不错,记得给我们留言说下感受哦。
1.“很久很久以前……“让人们回到故事的平静和舒适的氛围中
对于许多人来说,第一次读书经历是大人为我们而读,或许是父母,或许是幼儿园老师,也可能是收音机主持人。也许这是人们对有声读物有着天然亲切感的根源,有声书可以让我们回想起美好的童年时光,比如蜷缩在床上听孙敬修爷爷讲 《西游记 》,听马三立说相声。
那个年代,孩子们不会被手机和电子游戏强烈刺激。读书帮助人们平静下来,这种心灵的抚慰是今天无论对小孩子还是老年人都有吸引力的地方,让我们以一种安全、可控的方式回到童年。
2.有声故事帮助我们理解世界
虽然并不是每个人的小时候都有机会受到阅读的熏陶,但现在很多人都认可讲故事的力量。 纵观历史,故事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安徒生、格林兄弟,甚至莎士比亚,大量引用了古老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像接力赛中的接力棒一样代代相传。正如剑桥大学的海伦 · 库珀教授提醒我们的那样,《哈姆雷特》的故事最早是在1200年左右被记录下来的,而且是在那之前的口头传统中。
几千年来,故事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而非小说类书籍,通过对历史、自然、生命、宇宙等等的分析,帮助我们去更好认识这个世界。纸质书和电子书与音频相比,纸质书的销量持平,电子书的销量在下降,而音频是数字出版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播客蓬勃发展,改变了人们使用收音机的方式。
3.使用耳朵带来不同的感觉
据CNN 报道,美国人平均每天花10个小时盯着屏幕,英国人也差不多。过度的视觉刺激让人们感受到当眼睛或身体疲劳的时候很难提起精神阅读。如果我们一整天都坐在屏幕前,到了晚上,可能就无法聚焦学习或工作了。而声音是通过刺激另一个感觉器官——耳朵,让眼睛得到放松。
4.有声书有助于减少消极思想
有声读物吸引人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们可以帮助改善情绪。容易焦虑和抑郁的人会从痛苦的经历中不断出现消极的想法,这些想法不断循环,想要停下来开始读书会很困难。而听有声书却容易得多,所以对于很难平息大脑里声音的人来说,听别人朗读可以帮助用声音代替消极的想法。
5.有声书可以帮助缓解压力
读书是缓解压力的好方法,尤其是幽默的书籍,听有声书也完全一样。现在,很多人喜欢在交通堵塞、火车延误、飞机误点,以及考验耐心的情况下选择听书,这可以有效降低焦虑、愤怒情绪。好处不止如此,听者与朗读者和作者一起共振,创造出情景和人物的心理图像,所以有声书籍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让听众在自己内心和外部同时创造出一个完整的世界。
6.倾听培养同理心
听一个好故事也可以增强同理心。给孩子大声朗读可以展示不同的经历、背景、宗教信仰、社会阶层、人物心理等等,这些可以帮助孩子找到自我的同时可以了解别人的生活。这可以教会孩子们共情与友善的重要性。只要选择好听的内容,有声书无论对孩子还是对成年人来说都是有益的。
7.利用好碎片时间,降低对时间管理的焦虑
人们可以在上下班、开车、熨衣服、洗碗的时间里听有声书,也可以一边散步一边听书,既让身体得到了放松,又在精神上得到了愉悦。
8.音频让人保持年轻
有声阅读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对于那些由于关节炎或中枢神经震颤等原因而无法拿住书的老年人,或者由于视力障碍的原因而难以阅读的老年人,有声读物可以成为一种享受文学作品的方式。
如果以前没有尝试过有声阅读,那么从现在开始,听一听你喜欢的书的有声版本,或者一个你喜欢的作者的短篇小说。如果感到特别焦虑,也可以听一关于专门关注如何管理压力、减少担忧和恐慌的有声书。希望有声阅读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自在。
如果你希望寻求更多自助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可以参考心理倾诉平台的即时减压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