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或伴侣想成为你的治疗师吗?
导读:心理学有很广泛的应用,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益处。如果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了解不同阶段孩子的成长特点,会让父母在教育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从基础层面来说,心理学带给我们一种更深层次的认知,让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与这个世界和我们周围的人相处。如换位思考、同理心,这可以对关系产生很多正面的影响。
但在初学心理学的人际关系中,心理学可能会被“滥用”,导致人际关系的损害。每个心理学教授告诉入门生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给自己或他人诊断。但是,生活中,似乎仍然会见到那些喜欢对身边人使用心理学概念的人。
初学心理学的人很容易被调动起来,看到一些人格类型的描述,马上对号入座,或者联想到身边的某个人,而且某些对人格特质已经内在模式的运作解释让自己突然有了洞察力。要知道,伴随着这种兴奋和热情随之而来的是风险。
想象一下,当我们的伴侣指出我们可能有某些可以被诊断为**障碍的的问题时,我们好像马上被贴上了标签。很明显,没有人愿意被随意侵犯,就像大多数父母听到已成年的子女说自己的养育过程存在多少过失,都不会感到开心。
所以,如果做个比喻的话,心理咨询像是一把手术刀,当在心理咨询室中,它可以帮助到来访者,但如果被带到大街上随意划开别人的皮肤,是要承担后果的。
从另一方面来讲,每个人都有需要情感支持的时候,咨询师的家人和朋友当然也不例外。从闺蜜死党,到自己的另一半和孩子,再到父母,他们都有感到脆弱和迷茫的时候。而这些时候,咨询师就成为了他们依赖、倾诉的第一人选。
但是,要知道,即便是非常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咨询师,如果与这个人十分亲密,也很难用多种角度客观地去看待他的处境。要知道我是他们所爱、所依赖的人,而并不是他们的咨询师。
在咨询室外,扮演自己朋友和亲人的“咨询师”,其实触及了双重关系这个伦理问题。显然,面对亲人和朋友,当我们有意或者无意地用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发声的时候,就会触及到双重关系的问题。
当咨询师的判断力被已有经验影响的时候,也许对这个寻求帮助的人,并不能做到客观。而这种非客观也有可能对寻求帮助的人造成伤害和不利的影响。往往越是有经验的咨询师越会注意界定与身边人的关系,Ta会付出爱与关怀,但不会用心理学的概念去“帮助”你。
所以,如果你身边的朋友或伴侣是心理治疗师,保持彼此尊重、平等的关系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