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Author Archive %s 咨询师燕子

停止孤立 | 请给新冠肺炎治愈者以尊重

给予感染者尊重,实际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停止孤立,给新冠肺炎治愈者以尊重

疫情-停止孤立


导读:截止目前(3月19日)新冠肺炎治愈出院的患者已经超过8万人,之后还会有更多人病情好转回家。面对治愈者,多数人高兴迎接,但也有人会远远避开。
孤立、排斥被传染者,或许是人类出于本能的惧怕。但当孤立现象扩大到已经不会引起传染的治愈者时,这种行为不光让被孤立者受伤,也将影响疫情中的所有人。

持续反复的悲剧
几乎所有严重流行症的治愈者都被孤立过,无论肺结核、SARS、还是埃博拉病毒。
中东呼吸综合症是一种极其致命的冠状病毒,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首次被发现。 像 COV-19一样,它会导致呼吸衰竭,对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尤其致命。
2015年6月,利雅得一家医院爆发了严重的MERS 疫情,医院被关闭和撤离,许多一线卫生保健工作者被感染,但所幸所有人都活了下来。
这次事件之后,社会科学家调查从MERS 中恢复健康的人回顾他们的经历。虽然所有人都活了下来,但是他们却遭受了一些长期的社交并发症。
发生了什么呢?首先,疫情爆发在医院员工中引起了恐慌和恐惧。看着病人死去,当他们生病的时候,工作人员特别害怕他们自己的疾病——比病人更害怕。 许多人确信他们会死。其次,即便感染的人后来完全康复,却感到周围的人际关系发生了转变。以前的同事会避开他们,假装不在公共场合见他们。许多人感到极度的孤立,甚至绝望,也有些人说他们完全失去了工作意义和归属感。

疫情期间孤立带来的社会伤害
几年后,西非埃博拉病毒病爆发,这种病毒不是第一次传染人类,但孤立没有减轻,反而导致了更令人震惊的悲剧。
利比里亚的护士Salome Karwah感染埃博拉病毒并痊愈后救治很多患者,并因为在疫情中做出的贡献登上《时代》封面,成为2014年度人物。然而就在两年后,Salome剖腹产显现并发症时,却因埃博拉治愈者的身份被大夫拒绝碰触和收治,很快去世。
很多治愈者最终摆脱了埃博拉,回到家时却发现家里的物品已经被邻人销毁,因为邻居担心被传染。他们无家可归,买不到食物,再也无法回到之前的生活。

孤立被感染者会增加健康人群的感染风险
被孤立者身心健康恶化、无法正常社交并或者面临破产。孤立他人者会给社会造成压力,干扰整个防疫的治理。疫情之下,只要有人不肯遵守规定,就很难让疾病消失。
切断疾病流传的第一步是找到被感染者,进行隔离和检测。若是确诊患者容易被孤立,那很多人为了避免被孤立,便会逃避追踪、检测和隔离,患者得不到隔离和诊断,持续在外活动,便会感染更多的人。
其次是确诊后的治疗。接受正规的治疗和隔离,才能保证患者平安并不再传染他人。很多人在疫情期间自己购买药物,私自使用安全性及有效性没有经过证实的药物,导致更严重的症状出现。

尊重疫情期间的治愈者
给予治愈者以尊重,实际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治愈后的患者已经痊愈,对他人没有威胁,但拒绝后访会影响疾病的研究。无法全面认识疾病的特征,将影响其他患者救治和将来疾病治理。
 其次,孤立治愈者会影响他们在疫情中的贡献,捐献血浆是在针对性疫苗及药物出现可以救急的治疗方式。治愈者能够相对平安地近距离接触患者,在护理人员不足时有特别的优势。西非埃博拉疫情中因为医疗资源有限,好多治愈者帮助护理患者,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压力与风险。
疾病来袭时,所有人都希望着第一个治愈者的显现,这让人们对疫情开始有了信心。治愈者的故事对尚未痊愈的患者、医务工作者及或者染病的所有人都是很大的鼓励。治愈者治疗过程的经验,也帮助人们熟悉实时就诊和治疗的必要。

流行病造成的社会伤害——恐惧、排斥、耻辱感、失去归属感——远远超过了身体的康复。随着研究深入,疾病相关信息逐渐完整,防治办法更加完善,恐惧会逐渐消散。对治愈者进献和亲自履历的认识,有助于让漠视也随之消散。
对于解除隔离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国家卫健委建议持续自我监测健康状况14天,与家人保持距离,定期到病院进行复诊。确定传染性解除后,治愈者自己短时间内不会再传染,也不会威胁他人,当他们回到社区和复工后,最需要的被公平、尊重地对待。

如何应对死亡焦虑?

迅速释放焦虑好方法 | 三栏书写法


参考文献
[1] Lee S, Chan LY, Chau AM, et al. The experience of SARS-related stigma at Amoy Gardens. Soc Sci Med. 2005;61(9):2038-2046.
[2] Siu JY. The SARS-associated stigma of SARS victims in the post-SARS era of Hong Kong. Qual Health Res. 2008;18(6):729-738.
[3] Person B, Sy F, Holton K, et al. Fear and stigma: the epidemic within the SARS outbreak. Emerg Infect Dis. 2004;10(2):358-363.
[4] Eichelberger L. SARS and New York’s Chinatown: the politics of risk and blame during an epidemic of fear. Soc Sci Med. 2007;65(6):1284-1295.
[5] Mayrhuber EA, Niederkrotenthaler T, Kutalek R. “We are survivors and not a virus:” Content analysis of media reporting on Ebola survivors in Liberia. PLoS Negl Trop Dis. 2017;11(8):e0005845.
[6] Fischer LS, Mansergh G, Lynch J, et al. Addressing Disease-Related Stigma During Infectious Disease Outbreaks. Disaster Med Public Health Prep. 2019;13(5-6):989-994.
[7] Mak WW, Mo PK, Cheung RY, et al. Comparative stigma of HIV/AIDS, SARS, and tuberculosis in Hong Kong. Soc Sci Med. 2006;63(7):1912-1922.
[8] Mak WW, Cheung F, Woo J,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tigma associated with infectious diseases (SARS, AIDS, TB). Hong Kong Med J. 2009;15 Suppl 8:34-37.
[9] WHO.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Situation Report – 35. 2020.02.24.
[10] Lee-Kwan SH, DeLuca N, Adams M, et al. Support services for survivors of ebola virus disease – Sierra Leone, 2014.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14;63(50):1205-1206.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度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2020.02.19.

 

您可以发送消息,倾诉心声

​心理服务   移动在线  贴心又安心

 +1 32​36779669

超越死亡,摆脱死亡带来的焦虑

科学的认知死亡焦虑

如何应对死亡焦虑?


应对死亡焦虑

一切生命终有结束的时候,但只有人类才能领会死亡的存在意义。
我们可能在理智层面承认我们会死,但在内心深处,我们一直在否认。
由于对死亡无比恐惧,所以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压抑这种恐惧,并不真的承认,这种恐惧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人将生命的大部分能量都消耗在对死亡的否认上。死亡的超越是人类经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从个人内心最深层的现象(我们的防御、动机、梦与梦魔)到最公开的宏观社会结构(我们的历史遗迹、宗教信仰、意识形态、长眠的墓园、防腐存尸、太空探索),乃至我们整个生活方式(打发时间、娱乐成瘾、对不断进步这一神话的坚定信仰、“向前冲”的驱力以及流芳百世的渴望)。

死亡焦虑普遍存在

在我们面对生命的消逝时,尝试从下面的角度去思考它,能够帮助你减轻焦虑:
  1. 对死亡的恐惧是正常的。 为了活下去,我们什么都愿意做。 每当一个人的生命真的处于危险之中时,他对生存下去的直觉就会影响他的行为。 在野兽的攻击下,我们要么战斗,要么逃跑;人在饥饿时会偷食物。 所以,我们的社会用名誉和奖章来奖励那种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完全利他、高度自律的行为。
  2. 死亡焦虑通常被认为是最常见的恐惧之一,死亡焦虑是大多数恐惧症的核心,如健康焦虑症、恐慌症、广场恐惧症、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症、强迫症和抑郁症(Iverach et al,2014)。 例如,患有恐慌症的人经常向医生咨询对死于心脏病发作的恐惧(Yalom,2008)。 退休后的抑郁症有时候可以看作是一种对预期生命将结束的恐惧。
  3. 死亡焦虑是无意识的,它一直潜伏在我们的头脑深处,并最终驱动着我们去做一切事,就像欧内斯特贝克尔(Ernest Becker)在其颇具影响力的著作《拒绝死亡》(Denial of Death)中指出的,人们会选择去教堂、吃健康食品、去健身房健身、捐出财富、创建公司,无一不是死亡焦虑在其中起作用。 通常我们意识不到死亡焦虑如何影响我们思考、行动,因为这需要忍受极大的不舒服。任何学问都不能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就像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说的: “任何人说他不怕死,那他就是在说谎。”
  4. 自尊可以帮助我们对抗死亡焦虑。 自尊是心理安全的关键,良好的自尊意味着自我感觉良好,可以相信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认识到自己是善良的、有价值的,对于控制死亡焦虑至关重要。 获得自尊方法之一就是与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这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存在焦虑,因为世界观相同的人在一起,当我们谈论死亡的时候,会得到他们积极的回应。 死亡焦虑也会让人们更加渴望炫富和消费主义,这时消费可以提高人们的自尊,也可以获得社会认可,至少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得。
  5. 存钱的渴望。存钱可以缓冲死亡焦虑带来的影响,这种对未来的控制感让人容易感到内心的平静。 富足的心态和对未来的希望可以有效对抗存在性焦虑(Zaleskiewicz et al. ,2013), 并让我们有空间看到其中的可能性。


总之,死亡焦虑是一个独特的人类困境,也是心理治疗中重要的治疗话题。已故心理治疗师 Yalom (2008)为治疗死亡焦虑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存在主义框架,这种治疗方法承认对死亡的恐惧是焦虑的一个重要来源,其对治方法是鼓励寻找人生意义和目标,建立人际关系,并提高应对能力。

迅速释放焦虑好方法 | 三栏书写法


参考资料
Arndt J, Solomon S, Kasser T, Sheldon KM (2004) The urge to splurge: A terror management account of materialism and consumer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4: 198–212.
Becker, E. (1973). The denial of death. New York: Free Press.
Iverach L., Menzies R. G., Menzies R. E. Death anxiety and its role in psychopathology: Reviewing the status of a transdiagnostic construct.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14:580–593.
Pyszczynksi, T., Greenberg, J., Solomon, S., Arndt, J., & Schimel, J. (2004). Why do people need self-esteem?: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0,435-468.
Yalom, I. D. (2008). Staring at the su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Zaleskiewicz T, Gasiorowska A, Kesebir P. (2013),  Saving Can Save from Death Anxiety: Mortality Salience and Financial Decision-Making, PLoS One. 14;8(11):e79407.

 

 

 

您可以发送消息,倾诉心声

​心理服务   移动在线  贴心又安心

 +1 32​36779669

一位抑郁症患者的故事

案例:我从19岁开始变得极度沮丧。

一位家族性遗传抑郁症患者的故事


抑郁症案例-家族抑郁患者自述
导读:Jane(化名)是一位有着30多年抑郁经历的女性,今天我们使用第一人称将她的抗抑郁经历写出来,希望给身处相同情境的你一些力量。
如果你的家人也在经历这类似的痛苦,这篇文章也可以帮助你了解他们所处的境况,从而更好地彼此理解,帮助TA渡过难关。

我从19岁开始变得极度沮丧。 大学时我在学校和社交方面表现良好,但一直被存在性焦虑、悲伤和冷漠困扰,最终演变成临床抑郁症和严重的饮食失调。 这是我与精神疾病斗争的开始。 22岁时,我开始服用抗抑郁药,左洛复(Zoloft)、帕罗西汀(Paxil)、韦尔布特林(Wellbutrin)、西乐沙(Celexa)、百忧解(Prozac)、Trazadone、雷克萨普罗(Lexapro)、埃非瑟(Effexor)、 Cymbalta,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增加了锂盐、阿立哌唑、血清素、妥泰、利培酮、再普乐、吉奥登、阿得拉、普罗维吉尔… … 24岁的时候我精神崩溃了,35岁的时候第二次崩溃,42岁的时候第三次崩溃。 我服用过的药物从单一的抗抑郁药到同时服用6种不同药物。事实证明,抗抑郁药和其他精神药物不会让你快乐,如果幸运的话,它们会让你不再沮丧,但以我的经验来看,通常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我同时也在接受各种各样的治疗,家族排列、NLP、CBT (认知行为治疗)、催眠,还有各种按摩、灵修、驱魔等等。



抑郁症发作时,我会连续几天躺在床上,连洗澡对我来说都太费劲了。 吃饭已经不重要,我不会接电话,时时刻刻都在想着自杀,我尝试了3次不同方式的自杀,但都失败了。 我还酗酒和吸毒,我在四个不同的场合吸毒5150次。

我不知道自己是懒惰、悲伤还是喜欢小题大做,在别人眼里,我其实没有什么可沮丧的。周围人会让我”努力振作起来“、“去散散步”或者“列一张感恩清单”。 但抑郁症像是一个魔鬼,它吸光我所有的能量和意志,在我的血管里灌满了铅,在我的头脑里灌满了一种悲观主义、自我憎恨和恐惧,只有其他抑郁症患者才真正理解。

30多岁的时候,我得知了我的家族病史。 我的曾祖母被诊断出患有“神经衰弱”并住院治疗。 我的祖父接受了最早的抗抑郁药物和电击疗法。我的父亲酗酒。 母亲这边的遗传基因同样丰富: 我的外婆和舅舅都患有精神分裂症。我的外婆在我母亲十几岁的时候因为精神崩溃住进了医院。 外婆的姐姐也患有精神分裂症并接受了电击疗法。 外婆另一个妹妹在她二十出头的时候因为自由恋爱被阻止且被饿死了。


当我知道家族病史后,我感到内心冲突的厉害。一方面轻松了许多,知道不是我的认知出现了问题,而是我确实遗传了一些负性的、让人感到无力的东西。 另一方面,自己好像被判了死刑,抑郁不是恶作剧,会有谢幕的时候,而是一种慢性病,我这一辈子都不得不跟它共处,一辈子都要学着去管理自己的整个人生。

成瘾学家与精神病学家韦茨曼博士说我们需要知道自己是否患有抑郁症或抑郁症。抑郁症有什么症状呢?首先,无法入睡,没有精力,不能享受任何东西或事情,容易暴饮暴食或没有胃口,对每个人都易怒等等。 这些症状都可能是多巴胺水平低的人所说的症状。 这些症状与成瘾的症状很相似,所以要注意区别。

我已经戒酒5年了,而且多年来一直保持清醒,但我仍然会一连好几天只能躺在床上,休息时在谷歌上搜寻上吊用的套索系法,喝什么样的防冻液,或者用什么样的武士刀。


韦茨曼博士还说: “重度抑郁症患者在慢性压力下大脑会分泌一种荷尔蒙或者叫生长因子,它可以帮助大脑神经元不断地增加彼此间的联系,这种被称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荷尔蒙停止分泌,神经元也停止产生新的连接。 在重塑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失去联系,不断地修剪和重建,如果生长停止,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越少,那么白质会丢失越多,大脑也会越来越小。所有有效的抗抑郁药物,都是通过阻断应激反应和阻止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损失来起作用的,这样你就不会失去这种相互联系。但这个反应需要很长时间。这种药物需要能够起作用,然后阻断应激反应,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重新打开,然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进入细胞核并打开其他基因—-这些基因制造出一个产品,指令神经元增加相互的连接,这需要沿着轴突一直延伸到神经细胞的末端,然后神经细胞才能开始建立更多的连接。这就是为什么这些药物需要6-8周才能开始起作用。”


“患有慢性疾病,不管是抑郁症、成瘾症还是糖尿病,都有一种吸食灵魂的特质,人们只是厌倦了这种特质,”韦茨曼博士说。 “难道我们就不能有一天忘记这件事,假装自己是个正常人吗? ”

是这样的。所以在我快40岁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些有用的方法,但是还没有找到可以完全治愈这些精神上可怕的黑暗。这些方法包括冥想、锻炼、增加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即便自己痛苦得宁愿用钳子拔掉所有的牙齿的时候,也要走出家门。

现在我还是能感觉到抑郁的发作,就像看到远处的风暴一样。 我不再试图修复它或者逃避它,而是全力以赴,度过难关。这意味着我要接受自己把睡觉当作内心的避难所。尽管我在这种致命的疾病中存活了很多年,但当抑郁症袭来时,我仍然要一一经历,它总想彻底击败我,似乎也永远不会消失,但事实就是这样,我还是要去经历、面对,或许这也是我的人生特别之处。


所以如果你不是抑郁症患者,请不要问我们为什么会抑郁,我们不知道答案,我们的基因、我们的大脑的构造就是这样的。但是如果你希望有更多的探索,动力性心理咨询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您可以发送消息,倾诉心声

​心理服务   移动在线  贴心又安心

 +1 32​36779669

迅速释放焦虑好方法 | 三栏书写法

 迅速释放焦虑好方法 | 三栏书写法

释放焦虑-三栏书写法

导读:你是不是有点焦虑? 频繁过度的焦虑会让人产生心理障碍,生理上会损害人的免疫系统。本篇推荐的三栏书写法,简单有效,助你告别焦虑情绪。

正在蔓延的冠状病毒疫情正在造成巨大的个人和社会焦虑,但这种旨在保护我们免受危险的生存反应可能会伤害到自己。
焦虑是对威胁的一种正常而基本的生理反应——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身体上的。 它是由你体内的肾上腺素、皮质醇、细胞因子和组织胺等应激激素升高而产生的感觉。 它本来的意图是通过强烈的不愉快迫使你采取行动。短期焦虑对于逃避危险是有用的,也是必要的。但当这些激素持续升高时,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人体对艾滋病毒、各种流感病毒株、带状疱疹、丙型肝炎和其他病毒性疾病的抵抗力也下降。
由于人类无法摆脱对危机的恐惧,我们所有人都受制于这些化学物质的持续升高。 要知道,焦虑不是升高的原因,而是神经系统处于警觉状态的反映。 因此,对新冠病毒疫情持续的焦虑会损害身体抵抗它的能力。


在面对焦虑情绪时,有几个方面可以缓解焦虑,具体如下:
  • 直接降低应激激素。 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有正念、锻炼、冥想、想象、按摩、生物反馈等。
  • 从压力反应中抽离出来,知道这种不受控制的生存反应是你天然所拥有的,与你是谁无关。
  • 通过刺激大脑中的神经可塑性变化来抑制压力反应。 我们对压力的反应不应该是自动导航式反应,而是对压力的反应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出新的空间,代之以更理性的回应。 持续的重复会改变你大脑的结构。

缓解焦虑的方法
表达性写作从以上第二、三点出发,是个很好的解压方式。人们已经对表达性写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可以帮助我们加强免疫系统对感染的反应,优化身体的化学物质,降低你的压力荷尔蒙。 这好像在学习一种新的语音,可以称之为“享受生活”的新语言。 我们必须集中注意力,不断训练。 我们不是通过自动导航式的试图避免焦虑,由我们来设想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然后不管是否难受,每天都坚持去做。

写作步骤具体包括意识、分离和创造新的回路。
试图控制焦虑就像用自行车手刹阻止一辆11000马力的高速赛车一样,既不可能,也不可取。 从焦虑中抽离的第一步是从你的词汇表中去除“焦虑”这个词,并用“压力增加荷尔蒙”这个词来代替,然后在对面墙上想象一个大的温度计,在你感到紧张或激动的时候用它来估计你的压力荷尔蒙水平,使用任何你觉得舒服的方法来降低“温度”。

三栏书写法

表达性写作是一种抽离练习。在笔记本上写下各种各有的想法,这一步可以帮助我们与这些想法断开联系。数以万计的想法嵌在我们的大脑中。现在这些想法就摆在桌面上,与它们的距离通过视觉和感觉与我们的无意识大脑相连,操作很简单,但是非常有效。
表达性写作有很多种形式,很多研究建议我们集中去写下强烈的情感。实践表明具没有必要这么僵化。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格式,只要自由自在地书写,就可以立即摆脱它。

戴维伯恩斯在《新情绪疗法》中介绍了认知行为疗法,其中一个主要的工具是“三栏表格“,它代表了神经可塑性的三个阶段: 【消极想法】、【分离】、【创造新的回路】
  • 在第一栏写下【消极想法】,可以帮助提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 在第二栏【分离】中写下思维上的一些错误,包括“贴标签”、“全好或全坏”、“灾难化想法”、“情绪化”等等,通过这个方式让自己从最初的反应中创造出一些空间。
  • 第三栏中,写下更理性的思考被,【创造一个新的神经回路】

下面是两个实际应用的示例。
示例1 :夫妻双方中你可能总是准时,而你的配偶却习惯性地迟到。 在这种情况下,每次他迟到时,你可能都会有类似的想法,比如“他不尊重我”或“他总是迟到”,“他就是一个不为别人着想的人。”
如果某天晚上你的配偶约会时迟到了,你对此耿耿于怀,你可以填写:
  • 【消极的想法】: 不体谅他人
  • 【分离】(即思维错误): 贴标签
  • 【创造新的回路】(即理性思考):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迟到。需要讨论一下。
下次迟到发生的时候,你可能会有相同或相似的想法,但是通过反复书写,情绪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将会降低。

示例2:《纽约时报》头版讨论了围绕冠状病毒的焦虑显著增加的状况,这里有一个如何使用三栏表的建议。
  • 【消极的想法】: 我将感染冠状病毒并死去。
  • 【分离】(即思维错误): 小题大做
  • 【创造新的回路】(即理性思考):我有可能会感染,而死亡的可能性很小。 我会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过我的生活。 持续的焦虑不利于我的免疫系统,并危及我战胜它的能力。

表格示例

通过触摸和感觉将我们与我们的念头分离开,然后形成新的回路,这让我们的神经系统平静下来。 任何形式的书写都是非常有效的,越简单越好。三栏表并不涉及分析或解决问题,这只是一个处理不愉快想法的练习。 这里不需要努力产生积极的情绪来抵消不愉快的情绪。 鉴于意识和无意识大脑之间的不匹配,这将是徒劳的,而且会适得其反。 这个练习只是针对那些影响你身体生理机能的破坏性想法。
当然,如果你有精力或者愿意更深入做自我探索,我们推荐你可以进行下面稍微复杂的流水书写练习,我们会在减压情绪营中进行详细讲解并与大家一起持续练习。

告别抑郁焦虑《情绪减压七日营》


流水书写练习

三栏书写法


当我们感到焦虑或者有压力时,书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抑制应激激素的升高,增强抵抗病毒的能力。希望你有能力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突发情况,自在、安稳。

参考资料
  1. Porges,Stephen,The Polyvagal Theory. Norton co. ,New York,NY,2011.
  2. David D. Burns,《Feeling Good》,2012

 

 

您可以发送消息,倾诉心声

​心理服务   移动在线  贴心又安心

 +1 32​36779669

如何缓解灾难之下的焦虑情绪?

疫情下每个人的脆弱与焦虑


疫情焦虑
导读:截止3月15日,全球已经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15万例,死亡病例超过5800例。这场大流行已经引起了全面的恐慌:股票市场一周熔断两次,人们囤积卫生纸、罐头食品、洗手液和瓶装水,超市的货架几乎被清空,航班停飞,歧视、仇视外族,政治争议频发……
这期间,各种负面情绪笼罩在每个人的心里,为家人、工作、生活产生不安焦虑的情绪,如何让自己内心更舒服一点呢?这篇文章告诉你要尝试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灾难。

尽管疫情发展到目前,年纪年轻健康的成年人被感染有很高的治愈率,老年人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个体最有可能受到最大的伤害。 但在疫情最终结束之前,没有人知道疫情到何时停下、会有多少人失去生命。在疾病面前,人们暴露出自己最脆弱的一面:不信任医学专家的建议,甚至声称这都是阴谋论;同时过度恐惧和焦虑导致污名化和仇外心理。
耻辱感、仇外心理、不必要的囤积和散布恐慌等诸多复杂现象容易导致失眠、易怒、脆弱以及诸多与焦虑相关的情绪和行为。 比如:
  • 过度的清洁和洗涤会加重强迫症的症状。
  • 囤积应急物品会加重购物强迫症的症状。
  • 散布恐惧和谈论阴谋论可能会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发作并恶化。
  • 在社交媒体和新闻媒体的喧嚣中的成见会加重任何类型的焦虑症
人类是情感动物,我们每一个人每日都被各种事情所围绕,当事情不在我们掌控范围内时,我们就容易被焦虑和恐惧所困扰。所以我们会去吸收各种信息,听从权威的意见依赖,购买房地产、黄金、股票或囤积各种物品让我们自己放心。我们也可以做好生前遗嘱,找好受益人,计划我们的葬礼,并且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实现所有的临终计划。我们可以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 做这些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事情之外,如何保持冷静,不让恐惧和焦虑占据我们的生活,这似乎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让我们 看看,在无法掌控的局面之下,我们到底能掌控什么。
  • 我们看到:
疫情似乎是无法掌控的,病毒似乎总在嘲笑人们的努力,但同时,不断痊愈的数字攀升时,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力量;
  • 我们看到:
人与人无法完全隔离,所以总是会有传染发生,也因为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本来以为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当朋友生病、家人生病,我们开始知道事情与我是有联系的。但我们更看到了,正是因为人与人是相互联系的,我们不再孤独,我们可以去帮助别人,也同时在接受别人的帮助;
  • 我们看到:
人的身体多么脆弱,这具肉身需要睡眠,会生病、死亡,我们无法掌控,但我们可以选择,虽然终将一死,但死之前我们可以好好地生活,品尝到可口的饭菜,欣赏美丽的夕阳。
  • 我们看到:
我们的精神无比脆弱,遭遇离别、丧失的时候我们会受伤、绝望,但我们去给予和接受帮助时,也经常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发生,我们看到了父母的微笑,感受到了爱人温暖的拥抱,意识到了与朋友的友谊,脆弱让我们看到了生命中更重要的事情。
  • 我们看到:
人们越来越忙碌,通常人与人之间总在保持着社交的距离,保护好自己不被打扰,但我们也看到自从有了网络,在全球社区中,人与人比以前更近了,人们在一起谈论死亡,哀悼悲伤,在一起面对整个局面。
  • 我们看到:
在恐惧面前人们身上的自私的一面暴露了出来,人们在囤积自己需要的东西时,无法考虑到其他人,忽略了与他人相互链接的状态,但我们也看到在疫情中有很多了不起的人、社区、组织,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在困难面前我们更加真诚,认识到自己的限度,彼此需要。
  • 我们看到:
一开始人们并不把病毒当回事,不戴口罩、到处集会,自恋的以为病毒会绕道而行,但疫情之后,我们傲慢但态度开始变得谦卑,认识到我们不是神,所有的一切不是理所应当,我们开始珍惜过去习以为常生活中的点滴。
  • 我们看到:
疫情之下,满目疮痍,经济严重受创,但回顾过去历史上每一次的灾难之后,经济会复苏,生命会重建,人们可以看到哪些是重要的,人们对本该感恩的事情怀有感激之情。

所以我们需要照顾他人和自己,我们需要享受生活, 我们需要听取我们的医生和全球卫生组织的意见。 我们不仅需要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还需要关心我们的心理健康。那具体我们该如何做呢?
  • 与社区保持联系: 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参加日常活动,不要害怕依赖他人的情感支持
  • 停止假设,不再胡思乱想
  • 关注有关疫情爆发的可靠消息来源
  • 保持心理健康
  • 谨慎对待社交媒体和新闻报道,不听谣言
  • 多跟孩子谈谈这种流行病,尽量解答孩子的疑问
  • 如果被隔离了,做一些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比如读一本书,做一个新的艺术项目,在社交媒体上联系朋友,看一部电影,学一门新的语言。 被隔离对许多人来说是感到孤立无援的,但是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来让自己忙碌起来,保持与亲密人之间的联系
  • 对病毒的讨论,在这场流行病背后有着大量有趣的科学事实、遗传学和历史。 从遗传学和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病毒。
所以尽我们最大的可能去体验生活吧,体验来自于内部和外部无法掌控的感觉,甚至去体验对无法掌控本身的体验,体验一切可能性。
希望疫情之后,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赢家,每一个人都看到光与希望。

 

 

 

 

您可以发送消息,倾诉心声

​心理服务   移动在线  贴心又安心

 +1 32​36779669

你还在用“焦虑回应”来处理问题吗?

疫情焦虑

你还在用“焦虑回应”来处理问题吗?


导读: 当人们对整个环境感到恐慌时(比如疫情),很容易无法集中注意力。特别是被新闻刺激时,会产生本能的、快速的、情绪化的反应,这些往往只是为了缓解当下的焦虑,对找到基于现实的深思熟虑过的解决方案并没有帮助。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经常让我的来访者去描述当他们焦虑地回应事件时和理智回应事件之间的区别。 他们会发现,在自己的家庭生活、在工作以及其他任何事件中,大多数人90%的情况下都在用焦虑回应事件。在面对类似当前疫情这样困难时,我们该如何做出最恰当的反应呢?


  • 情绪化反应: 面对危机时花大量的钱囤积大量口罩却不专注自我面对真正的问题。
  • 理性有效回应: 接纳自己的情绪感受,将注意力放到如何更好地使用资源来帮助解决问题上来

  • 情绪化反应: 每天焦虑地刷疫情有关的新闻、希望寻求确切的答案。
  • 理性有效回应: 觉察到自己到焦虑,寻找自我价值观的锚定点,寻找可以在每日生活中落实的机会。

  • 情绪化反应: 对别人大喊大叫希望借此改变对方。
  • 理性有效回应: 觉察到自己的愤怒并为此命名,并思考做些什么才让自己发挥出有益的作用。

  • 情绪化反应应: 回避新闻。
  • 理性有效回应: 觉察并接纳自己的害怕情绪,收集事实让问题看起来更清晰的同时,允许还有不确定部分的存在。

  • 情绪化反应:觉得自己的力量太微弱无法改变现状。
  • 理性有效回应: 接纳在全球考验下个人力量的渺小感,明白只要能够朝着目标方向安静地践行自己的原则,好的动机与想法一定会感染到其他人参与进来。

情绪化反应只是暂时平息当下的焦虑,理智化回应却需要耐住性子接受一个改变的过程。在我们决定在危机面前要保持理智,要成熟地应对危机时,我们可以找一个安静的时间坐下来,写下自己的问题、目标,比如如何让自己在疫情蔓延时保持内心的稳定?当事态短期内似乎没有办法解决时,你会如何去做?当歧视开始产生、冷漠变成常态的时候, 你是试图将自己的焦虑发泄给他人,幻想用这样的方式让别人改变的人,还是愿意自我觉察成为照亮自我照亮他人的人?无论未来生活的目标是否会改变,从当下开始做起就是最好的选择。
从这个时刻开始,我们选择放下焦虑的自动导航模式,让觉察带领我们前行。

您可以发送消息,倾诉心声

​心理服务   移动在线  贴心又安心

 +1 32​36779669

快乐食补指南

快乐食补指南

快乐食补指南


焦虑原因-身体缺乏什么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心理状态和吃的食物是密不可分的呢?
如果你不曾了解过,那么建议你仔细读一下我们这个小专题,让你的好心情从吃开始。

人焦虑抑郁可能是因为缺少它!


血清素——又被称作“快乐素”,它在积极情绪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负责快乐、放松和自信的主要神经递质。大多数脑细胞直接或间接受到血清素的影响,它调节着我们的情绪、社会行为、性欲、睡眠、记忆和学习能力。据权威医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抑郁和焦虑的原因之一,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血清素含量低导致…..

阅读更多


大脑食物

聪明你的身心 – “大脑食物”


食不厌精,现代人在吃方面越来越挑剔,越来越讲究。但是,在满足了舌头的同时,你吃得是否科学、是否聪明?是否符合健康的需要?是否能针对性地改善身体某些方面的功能……

阅读更多

多久没有感到幸福

你有多久没感到幸福了?


如果你常常感到沮丧、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做事的动力、易疲劳、记忆力衰退、情绪波动、成瘾……那一定是身体里缺少了它—多巴胺…..不良生活习惯、饮食和疾病可能会耗尽多巴胺水平,从而消除生活中的快乐。幸运的是,你不必诉诸“性,毒品和摇滚”来提高你的多巴胺水平。有许多健康有效的方法可以自然地增加多巴胺。在介绍这些好方法之前,我们先来科学地了解一下何谓多巴胺的增加。

阅读更多


您可以发送消息,倾诉心声
​心理服务   移动在线  贴心又安心
 +1 32​36779669

读者来信 | 我很优秀但也很自卑

我是河北人,在而立之年有了来美国工作的机会,令周围亲朋好友好生羡慕嫉妒恨.......

​ 我很优秀但也很自卑

Liu Tong, L.A.  婚姻关系

抑郁症案例-我很优秀也很自卑

“是自卑的种子在作怪,不要沉默,打开心扉才能得到有效的帮助。”

我是河北人,在而立之年有了来美国工作的机会,令周围亲朋好友好生羡慕嫉妒恨,自以为会过上家庭幸福美满的日子。可往往现实与理想是有差距的,到美国不久与便与妻子离了婚,她回国了。离婚后的这几年在美国的单身生活貌似也不错,工作顺利,工作之余健身、极限运动、读书、交友、旅行什么的,生活也算是丰富多彩了。

但是有个问题困惑了很久,平时开朗幽默的自己,在朋友、同事之间人缘都很好,可就是不知道为何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有深深的孤独感。要说成长环境,父母也从没动过自己一根手指头。因为孤独,我与从未谋面的女网友谈了两年恋爱。最近因为女友提出分手而深陷自慰中无法自拔。这让我深深唾弃自己,极度痛苦。

我与前妻离婚后我便对婚姻不再抱有希望,2年前开始了网恋。我和她每天语音聊天,感觉日子挺踏实的。可最近她突然提出分手,白天我会着魔一样无数遍看手机看有没有她的消息,晚上就不停打飞机来打发时间,这段时间感觉特别累、虚弱,心情抑郁,连滑雪、爬五千米雪山这种过去很喜欢的事都失去了兴趣。

我的上一段婚姻也很多困难,前妻家庭复杂,脾气很不好,与我父母相处不好还总怀疑我、拿我与别人比较。一不高兴就摔东西、离家出走,甚至自杀,我是真受够了,就提出离婚了。

我与心理咨询师J老师多次沟通,逐渐让我对过去的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我把他分享出来,或许可以帮助更多人了解怎么一步步的认识真实的自己。

 

 

我:上初中时爸爸喜欢打牌,虽然不是很严重但输钱后跟我妈要钱,因为经济不宽裕,妈妈不给,两人就会吵架。吵架之后会经常晚上12点都不回来。记得有一次,全家人到处找他。最后在厨房里,看见爸爸拿了一瓶农药靠在厨房。妈妈吓坏了、几乎崩溃,我也吓坏了。。
J:你跟前妻的关系跟你爸爸的关系有相似的地方,你看得出来吗?
我:……
J:我给你说几点。你爸爸曾经打算喝农药自杀对不对?你前妻也有在你面前想自杀的行为。
我:对。
J:你的爸爸和你前妻,有很相似的地方。爸爸拿瓶农药坐在厨房里,他这么做家人看到会感觉怎样呢?
我:很害怕。
J:对,因为他知道这样做对家人的影响,这样做自己的压力就转移到了家人身上。他和你的前妻都是通过这样的事情来控制别人。这种精神状态都给你,特别是小时候的你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我:应该是吧……
J:跟网友交往2年,你觉得你的自尊心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我:嫌弃自己现在的样子。
J:打个比方,现在如果有另一个女孩子,长得漂亮,心眼儿好工作也好,跟你还很合得来。你觉得跟她在一起你的感觉会怎样?
我:比现在要好。
J:那你想过为什么自己不去找条件更好的呢?是不是你的自尊心没达到?
我:对,确实,我现在之所以不愿意找那样条件的,是心里有一些自卑的。
J:是的,但这个自卑是很正常的。从爸爸到前妻,无论哪个男人有你这样的经历都会自卑。小时候爸爸有些地方没有尽到责任、做好示范,现在你长大了,得自己学了,无论是做人,还是照顾自己感情方面。现在你的责任就是做自己的好爸爸,照顾自己,提高自尊心。别着急,一步步来,好吗?

 

以前从不知道自己自卑,通过这次对话,我找到了自己痛苦的根本原因,后来慢慢地学会了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解开了生活中的一些小疙瘩,精神上也逐步得到了解放,身心愉悦感越来越强,孤独感在慢慢消失。

以上经过化名处理,感谢这位来访者的来信,这将极大帮助其他人提升克服困难的信心。


 

 

心理咨询小TIPS

心理咨询tips

很多人从来没有过心理咨询的经历,不知道如何开始,如何结束,中间又会遭遇到什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次心理咨询中 咨询师是如何与你互动的

 

 

 

您可以发送消息,倾诉心声

​心理服务   移动在线  贴心又安心

 +1 32​36779669

读者来信 | 亲人离去后,我抑郁了

2018年8月,我休了一个月的假回国探亲,一切都如计划安排非常顺利,然而......

​ ​ 亲人离去后,我抑郁了

Wang Hui, N.Y.  抑郁情绪

“我开始伤害自己,等我醒来我意识到我病了”

血从伤口处不断渗出,最后汇聚在指尖处滴下来,一滴,两滴,直到看着血把裤子染红。只要稍一用力,镶嵌在肉中的玻璃碎渣就会带来钻心的疼痛,然而我却因此而变得无比的舒畅,而每一次用力,血都会猛的从伤口涌出,而我也会长舒一口气,享受疼痛带来的快感。

 

2018年8月,我休了一个月的假回国探亲,一切都如计划安排非常顺利,然而就在我最为幸福的时候,一个噩耗打破了生活的平静,外公突然间被宣布进入ICU,一个小手术,全家人都不以为然的小手术,突然变成了对外公人生的宣判书。看着虚弱的外公,我变得束手无策,因为医院探望时间有限,我就傻傻矗立在走廊里,世界突然静了,我只能感受到我自己,外公以往的生活片段就像电影一样在脑中闪现,眼泪瞬间涌出眼眶,我多希望外公能够好起来,陪他聊天,陪他喝酒,陪他下棋。

 

但是三天后,所有的一切都破灭了,外公在夜里悄无声息的走了,全家人沉浸在前所未有的悲痛中,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着和外公一起的照片,不时的流泪,我不想见任何人,我责怪自己没有能力留住外公,我感慨生命的脆弱,无法和命运抗衡,我突然看破了人生,我觉得一切都无用。

 

忙完外公的后事我就匆匆赶回了学校,但这并没有让我改变我得想法,我还是会躲在暗处哭泣,我觉得我太渺小,渺小的很容易就会死去。而为此我也会因为突然变得暴躁,跟身边的同学发飙,朋友们被我吓的离我远远的,我越来越感到孤独和无助,越到夜晚,我的内心就越来越害怕,害怕自己再也醒不过来,为了让自己不害怕,我开始伤害自己,玩命的喝酒,让自己没有感觉,变得麻木,再用打碎的酒瓶刺伤自己。

 

等到醒来后对自己的所为非常震惊,我觉得我病了,我需要帮助,哦偶然的机会我找到了这里,在跟老师倾诉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内心得到了舒缓。

 

以上经过化名处理,感谢这位来访者的来信,这将极大帮助其他人提升克服困难的信心。


 

 

心理咨询小TIPS

心理咨询tips-2

很多人从来没有过心理咨询的经历,不知道如何开始,如何结束,中间又会遭遇到什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次心理咨询中 咨询师是如何与你互动的

 

 

您可以发送消息,倾诉心声

​心理服务   移动在线  贴心又安心

 +1 32​36779669

第一次做心理咨询要知道的事

初次心理咨询,你真的不用找个树洞钻进去。

第一次做心理咨询要知道的事


导读:很多人对于心理咨询一头雾水。心理咨询师是什么样的人?咨询的过程如何? 有些来访者在最开始的几次咨询中,感到有些紧张焦虑,这都是很正常的。这篇文章带你一起走近第一次心理咨询,帮助你放松的面对心理咨询。


1.咨询师介绍如何工作

在第一次网络视频咨询中,咨询师会介绍心理咨询的设置,如视频咨询所需的隐私空间,网络视频咨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应对,以及你们之间的工作方式。


2.向咨询师讲述你的情况

咨询师会做一些简单的提问,引导你表达你想探讨解决的问题。如果你谈到过于痛苦的话题,你感到不舒服,你完全可以说:“我还没有准备好谈论这个话题”

你不必急于在一开始强迫自己表达太多,放松下来。随着你对咨询师和咨询过程更加熟悉和信任,自然而然就会讲述那些在一开始令你不舒服的话题。

同时,咨询师可能会根据情况,询问一些关于你的更具体的信息,比如问题困扰的过往史,家庭成员的疾病史,你的睡眠、饮食等其他生活习惯是否有变化,以及你的社会支持资源(比如你的家人、伴侣、朋友等)。


3.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说?

在咨询的前几次,你会感到你比咨询师说的更多,这也很常见。这是咨询师了解你的情况、进行专业评估、建立关系,并和你互相感受匹配性的过程。

同时,你自己的真实感受非常重要,如果你确实对咨询有任何负面情绪(包括对TA的失望/愤怒等),你都可以和咨询师表达。这可以及时帮助你们感受匹配性,调整咨询计划,也可能恰恰是能够使得你和咨询师一起继续工作下去的契机。


4.咨询师给予必要的建议

有些时候,心理咨询师会给你一些专业建议。例如,咨询师会建议你去当地医院精神科或精神类专科医院看医生,看是否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配合进行心理咨询;又比如,咨询师评估确实不适合帮助你,他/她也会为你提出转介的建议,以便你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帮助。

如果没有以上这些情况,咨询师也会根据对你的全面了解和评估,给你改善心态或者释放情绪的建议,帮你达到更好的心理和生活状态。


在线心理咨询平台

觉得心理咨询费用门槛高?建议试下来自BETTERHELP的服务

我们平台的许多来访者,包括职业人士、学生、和青少年家长,面临着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想要获得专业的心理指导,但是碍于心理咨询的费用,往往望而却步。


我们一直在找寻能为更多的来访者提供帮助的办法,

让多数人可以承受的心理咨询服务,  

——由北美最大的心理咨询平台Betterhelp提供,

提供高性价比的咨询套餐,

7天咨询套餐,只要45美金起!

每天只要6.5 美金


Betterhelp拥有 8000+多位执照心理咨询师,面向不同文化背景的来访者提供专业的在线心理咨询。

点击下方开始匹配咨询师,进入Betterhelp预约咨询界面

(英文界面,但可预约选择中文咨询师)

平台会为您匹配最合适的华语心理咨询师

 

As a BetterHelp affiliate, we may receive compensation from BetterHelp

if you purchase products or services through the links provided on this page

 

匹配华语咨询师 —— 开启7天免费咨询

 


儿童青少年家长

孩子遇到困难,家长着急,但是无处下手,不知怎么帮孩子?

您也可以通过 Betterhelp TeenCounseling 获得专业的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

 

匹配青少年咨询师

 


情侣、夫妻情感关系问题

也可以通过Betterhelp Regain us 获得专业的

情感关系改善咨询

 

匹配情感咨询师